Page 124 - 建功高中25周年專刊-電子書
P. 124
社會科
內容可以訓練學生思考環境如何優化,藉由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協調來解決環境
議題。
■ 高二校訂必修 建功經典 talk
了解新竹的地理環境特色,理解科學園區的發展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 ?
校訂課程「建功經典 TALK」藉由大量文本閱讀與地圖軟體的使用來理解新
竹地理環境的特殊之處如:氣候與人口數據的蒐集與整理,進而繪製統計圖表
來分析地形與氣候環境的特殊之處,地理環境決定了人文景觀的發展。藉由鄰
近地名溯源與地理資訊系統環域、疊圖分析清點建功附近具有地方感的文化資
產,再藉由走出戶外的地理實察課程規劃,讓學生建構認識建功走讀路線 。
從二戰遺跡出發,教師帶領同學們探討建功高中附近日治戰備布局,海軍
第六燃料廠與其相關設施。實察二戰遺址外,也從歴史的角度探討這些文化資
產的歷史背景。海軍第六燃廠興建不久後,日軍投降大戰休止,1949 年底國民
黨於國共內戰失利,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北,大批軍民移入台灣,國軍接管新
竹六燃廠區,形成大型眷村聚落景觀(如:忠貞新村、赤土崎新村、金城新村
等)。另外也簡介 - 除隨政府遷台的軍民外,1954 年也有從雲南、泰國、緬甸
邊界輾轉的國民黨軍隊,遷移到桃園中壢的忠貞新村。1955 年政府藉由美國船
隻的協助,將約四萬名的大陳島軍民撤退來台。並藉由品嘗這些眷村的歷史美
食,讓同學了解各地眷村的特色。
1980 年新竹科學園區設定後,創造大量工作機會,新竹市人口激增,市政
府因應大量人口移入而產生的住宅需求,對眷村進行都市土地利用變更與規劃,
使過去的眷村景觀已不復在。希望在地理實察過程中理解與認識殘留的文化資
產的歷史並將其融合在手繪地圖與導覽課程之中,讓學生建構知識力、行動力
與影響力,了解地理環境、認識建功附近的發展歷史,進而認同新竹與建功。
▲使用 Google earth 理解新竹地理環境 ▲使用 GIS 疊圖分析了解新竹海岸地形的變
遷。紅色部分為 2023 年南寮里的行政區域
▲使用 GIS 環域分析清點建功附近 ▲校本期末走讀發表
具有地方感的文化資產
122